祁旦的“光影人生”

孫海玲

2020年08月10日09:25  來源:青海日報
 

  用手機分享曾經(jīng)放映電影時的舊照。

在家門口的草原上撿垃圾也是日常工作之一。

席地而坐學習文件。青海日報記者 李興發(fā) 攝

慰問貧困戶。

  七月的果洛,雪山巍巍,碧草茵茵。

  從瑪沁縣城出發(fā),大約三十多分鐘的路程,我們來到了瑪沁縣東傾溝鄉(xiāng),眼前這位“50后”藏族漢子臉龐清瘦、身形高大,穿著一身藏式服裝,走起路來腳下生風。

  他叫祁旦,曾經(jīng)是一名電影放映員。祁旦家的一個小盒子里保存著一件“珍寶”,這是一個年代已久、略有斑駁且斷了線的電插頭,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并不值錢的小物件,藏著祁旦的一生所愛。

  “這是我曾經(jīng)放映電影時放映機上壞掉的一個電插頭,我一直保存著,看到它,我就想起了放映時的日子。”在祁旦家里,他用熟悉的鄉(xiāng)音將這段30年的“光影人生”娓娓道來。

  祁旦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東柯河村六社的村民,1957年,他出生在一個牧民家庭,1973年,勤快的祁旦被鄉(xiāng)政府推薦為鄉(xiāng)上惟一的電影放映員,年僅16歲的祁旦開始了自己的“光影人生”。

  從此,一個人、三頭牛、一條路,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30年。

  上世紀80年代,電影是農(nóng)牧民難得的精神食糧,在牧區(qū)群眾的心中,電影代表了熱鬧、新奇。為了滿足農(nóng)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,祁旦30年如一日地奔波在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的村社,寒來暑往,跋山涉水,用一場場電影豐富了牧區(qū)群眾的生活。

  一臺放映機、一個配電箱、 一臺發(fā)電機、兩臺音箱和一些電源線是農(nóng)牧區(qū)電影放映員的基礎(chǔ)配置,更是祁旦30年“光影人生”中最忠實的伙伴。

  “那時候的設(shè)備比較笨重,放映機、發(fā)電機、汽油、音響、配電箱等設(shè)備加起來有200至250公斤的重量,每次出去放映需要三頭牛來馱!逼畹┗貞浀,那時候,縣上要求每年要放映300天電影,自己幾乎是全年無休,每一次外出,要走遍全鄉(xiāng)的每一個村社,出去一次最少需要45天,每次出行都是自己帶著帳篷、糌粑、酥油,電影放到哪,他就把帳篷扎到哪。

  地處阿尼瑪卿雪山腳下的瑪沁縣,是“三江源”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,全縣境內(nèi)高山林立,河流縱橫,平均海拔達4100米以上,高寒缺氧,氣候惡劣。

  農(nóng)牧區(qū)電影放映基本都是在室外搭幕,牧區(qū)地廣人稀,時常要走上幾個小時、幾十公里才能遇到一戶人家,尤其在每年10月至來年4月份長達半年的寒冬中,祁旦總是在風雪中奔波著。

  高原上的天氣多變,風雨雷電說來就來,復雜的氣候環(huán)境增加了放映員的危險性。有一次他在工作的時候,突降大雨,大家都跑到附近的帳篷里躲雨,只有祁旦一個人在風雨里忙乎,當時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:“先要保護好發(fā)電機!”

  顧不上自己被暴雨打濕,他先用厚毛毯將發(fā)電機蓋住,就在他把毛毯蓋上發(fā)電機的那一瞬間,隨著“刺啦”一聲巨大的火電聲音,祁旦被電擊至好幾米開外的地方。“當時火花塞出了問題,但我并不知道,當我用毛毯去蓋住發(fā)電機時,被電擊了,我被甩到幾米遠的地方,現(xiàn)在想來還有些后怕!

  在祁旦30年的放映工作中這樣的“遭遇”有太多太多,但卻始終沒有讓他退縮或者放棄,每次“歷險記”過后他都要反復總結(jié)經(jīng)驗,查找問題根源,防止再次出現(xiàn)危險情況。

  每次放映電影回來,祁旦并不是先回家休息,而是先把放映設(shè)備安放到鄉(xiāng)上的倉庫里。“其實放在自己家也是可以的,但家里的帳篷我怕下雨漏水損壞器材。”說這話時,這個愛設(shè)備超過愛生命的藏族漢子眼睛里閃爍著淚花。

  每隔一段時間,他都要去縣上的電影公司換新的影片,從家到縣上有32公里的路,很多時候沒有順路車,祁旦只能徒步去換,每次都要從縣上背著三十斤重的片子回來,來回一趟需要走9個小時,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的正常放映,祁旦常常是深夜“行動”。

  記得有一次,他和同伴一起去縣上換片子,因為沒有吃飯,餓得兩腿發(fā)軟,他們就在縣上買了一個罐頭,當他們滿心歡喜地打開罐頭時,一股酸臭味撲鼻而來,原來罐頭早就過期發(fā)霉了,他們只好將湊著喝了一口已經(jīng)發(fā)霉的水,然后繼續(xù)趕路。

  有時候因大雪封路,拖拉機開不出去,他就騎馬將放映電影的設(shè)備帶進去。“每次送電影進牧區(qū),鄉(xiāng)親們都很開心,看完一場接一場,有時會放到天亮!蹦茇S富牧民們的文化娛樂生活,這件事意義很大,祁旦說,再苦再累也值得。

  去縣城換片子的路上經(jīng)常是餓著肚子,有時候連一口水都喝不上,有時候遇到大雪封山?jīng)]有路……這些艱難經(jīng)歷在祁旦的放映生涯中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他卻從未因為換片子而耽誤過計劃的放映時間。

  《渡江偵察記》《血戰(zhàn)臺兒莊》《地道戰(zhàn)》……早些年祁旦為鄉(xiāng)親們放映的一部部愛國題材電影激發(fā)了他入黨的決心。

  “電影中,共產(chǎn)黨員不怕累、不怕苦,甚至會為了共產(chǎn)主義事業(yè)犧牲的精神讓我深感敬佩,他們一心為了人民,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,那時候我就想著一定要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!逼畹┱f。

  “為老百姓放映電影也是在為人民服務,今后我一定會風雨無阻,當好一名電影放映員……”1984年,祁旦寫下了一封入黨申請書。

  “記得入黨時間嗎?”

  “1984年11月12日。”祁旦脫口而出。在他的心里,入黨的這一天是神圣的,也是銘心刻骨的。因此,對這個時間他記得尤為深刻。

  入黨后,祁旦始終以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:“雖然放映員的生活辛苦又枯燥,但我一點都不覺得累,因為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,我覺得放電影也是在為人民服務!”

  “每次放電影時,鄉(xiāng)親們的高興勁就像過年一樣。他們經(jīng)常熱情地留我住宿,留我吃飯,把我當成共產(chǎn)黨的干部。這時,我心里真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感覺,覺得自己是一個少不得的人!”群眾們非常喜歡他,遠遠看到他都會迎上來,幫他抬東西。

  “一聽說祁旦大哥要來放電影,就忍不住要來看!贝謇锖芏嗤g的人,是看著祁旦放的電影長大的,從牧區(qū)到定居點,這些電影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,也為他們打開了了解廣闊天地的窗口。

  從1973年至2003年,他的腳步穿梭在藏鄉(xiāng)雪山,因這份嚴謹、認真的工作態(tài)度,不管是在牛背上、牧區(qū)的拖拉機里,或是定居點的文化室中,祁旦成功完成了每一場放映任務。

  由于放映工作周期長,夫妻二人經(jīng)常聚少離多,祁旦常常是顧不上家,對此質(zhì)樸的妻子毫無怨言,默默守護著家,支持他的工作。夫妻二人雖大字不識,卻培養(yǎng)出了三個大學生。祁旦說:“我們吃了沒文化的虧,所以再難我們都要供孩子上學!”

  2003年以后,隨著網(wǎng)絡、電視的普及,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加之影片比較老舊,祁旦放下了心中所愛的放映工作。

  2003年直到今天,他為人民服務的夢想依然溫熱。“雖然現(xiàn)在不干這個工作了,但我心里卻一直想念著,我真希望有一天能繼續(xù)為人民服務,履行一名黨員的職責!

(責編:劉沛然、楊陽)
北宁市| 渝中区| 梨树县| 潼关县| 乌审旗| 教育| 桐庐县| 奉贤区| 图木舒克市| 卢氏县| 法库县| 大理市| 屏边| 梨树县| 安义县| 屏南县| 手游| 左贡县| 茂名市| 克山县| 禹州市| 日土县| 河东区| 孝义市| 承德市| 格尔木市| 敖汉旗| 丰台区| 固原市| 利津县| 庆安县| 资源县| 石门县| 新龙县| 横山县| 苏尼特右旗| 临澧县| 两当县| 瑞昌市| 墨玉县|